尼山论坛:文明交响话交流,齐鲁文化绽新花
来源:凤凰网 作者: 日期:2025-07-11盛夏时节,山东再次引发全球关注。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尼山盛大举行。
由此盛会,山东在强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聚力打造文化建设新高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持续锚定文明交流,主题年年深入,步步推进,不断发力之下,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成为全球文明交流知名IP。
论坛激荡出的“文明回响”,是山东推动“文化两创”的生动实践,更是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全新动力。
深耕10余年
打造世界文明交流知名IP
自 2010 年创办以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山东的重要窗口,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关键平台。
可以这样评价,其发展历程见证了山东在推动文化交流方面的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论坛年年深入,步步推进,层次、规模、影响与日俱增。
最初几届论坛,主要围绕儒家文化展开研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儒学研究专家,为儒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探寻与传承发展提供了交流空间。随着时间推移,论坛规模逐步扩大,议题也日益丰富多元,从单纯的儒家文化探讨,扩展到涵盖世界不同文明的起源、发展、交流与融合等多方面内容。到如今,参会嘉宾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还包括外国政要、前政要、驻华使节以及国际组织代表等。
较为关键的是,论坛通过汇聚全球多元声音,探讨不同文明如何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互学互鉴,正是对“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想最直接的践行。它向世界表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深厚的文明底蕴和切实可行的对话路径,是应对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的东方良方。
在具体实践方面,历届论坛在推动教育合作、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伦理实践等领域都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倡议与合作项目。比如在教育合作上,推动了各国学校间的交流互访、联合办学等项目,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教育理念的交流;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各国专家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技术、新方法,分享成功经验,加强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生态伦理实践中,基于不同文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措施,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智慧。这些成果不断积累,逐渐勾勒出一条通往更加和平、公正、可持续未来的 “和合” 之路。
可以这样评价,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极大地提升了山东在世界文明对话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持续深耕之下,论坛已成为山东最具辨识度的国际文化IP之一。
创新潮涌
文化“两创”新样板
深刻来看,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成为山东聚力推进文化“两创”的生动注脚,论坛不仅为世界搭建起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山东文化“两创”的标杆和样板,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源地和培育场。
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论坛极大提升了山东在世界文明版图中的地位。山东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发祥地、儒家思想文化起源之地,论坛在孔子故里的持续举办,无疑是对这一独特地位的全球性认可。
每一届论坛,都是对山东文化坐标的一次重新擦亮。全球顶尖学者汇聚于此,他们的思想碰撞交融,让山东的文化影响力跨越国界,走向世界。
同时,论坛还为山东深入挖掘和传承自身丰富的文化遗产提供了强大动力。以 “山东文脉” 工程为例,这一计划用 10 年左右时间全面研究、保护、辑录和整理出版山东历代传世文献,并同步建设齐鲁文献数字化文库和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浩大工程,正是在论坛营造的浓厚文化氛围与全球智慧的启发下加速推进。
此外,创新层面,论坛聚焦的 “和合共生” 理念,为山东的文化创新实践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儒家核心价值如 “仁爱”“诚信”“和谐”“大同” 等在现代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探索,在论坛的推动下不断深入。山东在营商环境优化中积极倡导 “以义取利”“和气生财” 的儒商精神,正是从论坛的全球智慧中汲取灵感,让古老智慧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不仅如此,在文化艺术创作方面,山东的文艺工作者们也深受论坛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交流氛围的影响,创作出一系列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优秀作品。例如,一些以儒家故事为蓝本改编的现代戏剧,通过创新的舞台表现形式,将古老的故事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观众,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内核,又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广受好评。
山东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两创”路径,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深度融合
激活强省建设新动力
连续举办十一届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还为山东发展注入了哪些澎湃活力?
深耕之下,山东文旅深度融合再迎新契机。如同强大的磁场,论坛吸引着全球目光聚焦齐鲁大地。尼山圣境作为论坛永久举办地,从单纯的景区华丽转身为承载文明对话使命的精神地标。
围绕论坛,山东积极拓展 “论坛 +” 效应,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会展经济、高端文化休闲产业。以济宁为例,借助论坛影响,济宁着力打通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转化通道,大力发展研学经济、演艺经济、美食经济、文创经济,构建以“孔子”“大运河”为核心的文化旅游 IP矩阵。
同时,打响“跟着孔子去研学”品牌,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学营地,串联百家A级景区,打造明故城、尼山夜游、蓼河夜游等十大新场景,推出东方圣地拜谒之旅、长河穿越之旅等精品线路,“文化济宁、礼迎天下”成为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据统计,曲阜去年接待游客超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 27%,其中研学旅游208万人次、增长22.3%,旅游总收入达 189 亿元,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
同时,会展经济借势蓬勃发展,借助论坛的影响力,各类文化产业展会在山东频繁举办,吸引了众多文化企业参展,促进了文化产品的交易与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有力推动了山东文化资源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高效转化。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济宁还举办了济宁市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孔子家乡,你好济宁”文化旅游推介会,本次论坛策划了现代医药产业升级对话会作为配套活动,以文化搭台,广邀天下客商,让文化的“源头活水”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
相信随着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持续举办,山东不仅在文化强省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迎来新机遇。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早已超越了一场年度思想盛宴的范畴。它打开了世界了解山东的窗口,更为山东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擘画出更为壮阔的蓝图。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