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社科联、区文化创意发展中心、区儒学学会联合赴南片教育指导中心联合开展孔子学堂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区政协原副主席汤金友,区社科联副主席王登承,区文化创意发展中心副主任胡敏华,楼塔镇党委宣传委员徐卿、文教民政分管副镇长沈佳明,河上镇党委宣传委员陶梁,戴村镇党委宣统委员张晓玲,区儒学学会副会长孙海尧,名誉副会长、萧山孔子学堂主任周陈国,南片教育指导中心书记、主任韩东兴,督学责任区主任来水义,各中小学校长参加。区社科联副主席陈鼎攀主持调研会。

本次调研活动以“全面推进孔子学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铸魂培根、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打造儒学文化特色校园。用儒学经典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心灵,铸魂培根、立德树人,培育和建设一批以儒学文化进校园为代表的特色学校,为萧山美好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区政协原副主席汤金友表示,孔子学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肩负着“铸魂培根、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要进一步推动儒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心灵,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教育特色相结合。他强调南片学校文化基础扎实,育人氛围浓厚,办孔子学堂正当时,同时强调办好孔子学堂离不开党委政府重视,学校的书记校长要将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同时提及要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宗旨,凸显党和政府在文化教育与民生保障中的核心作用,为萧山文化强区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力量。
区社科联副主席王登承表示,南片教育的非遗育人特色与孔子学堂理念高度契合,要锚定思想引领根本。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破解意识形态难题、培育时代新人结合。要聚焦高质量核心。根据萧山区孔子学堂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批特色标杆学校。要构建全域推进格局。以学校为基础,带动学生家长、村社及企业参与,推动文化从校园延伸至村社企业。要扛起责任担当。联合文明办、师生教育进课堂工作组、儒学学会,与南片三镇、教育指导中心紧密联动,及时解决推进难点。
区儒学学会副会长孙海尧详细介绍了萧山区孔子学堂的发展历程——自 2019 年成立全省首家县区级孔子学堂以来,萧山已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儒学传播体系,成为全国县区级建设标杆。并将如何建设孔子学堂的程序和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南片教育指导中心书记、主任韩东兴以“深耕乡村教育沃土,厚植文化育人根基”为题,系统展示了南片教育的发展成果。2025 学年以来,南片教育紧扣“尚学萧山”品牌建设要求,抓教学、强师资、筑平安,深耕“非遗育人”主题特色课程,这一特色与孔子学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高度契合,为二者融合奠定基础。未来将借本次调研为契机,推动非遗与儒学深度融合,解师资、学位难题,设教育共富基金,走出一条乡村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调研中,戴村镇小、戴村镇中、河上镇小、楼塔镇小、岩山小学、大同小学六位校长结合各校“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的育人实践,分享了与儒学理念深度契合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为孔子学堂创办夯实基础:戴村镇小以红十字文化传递儒学仁爱精神,借非遗造纸课程践行“格物致知”;戴村镇中依托“儒和文化”与“七和课程”,深挖“和而不同”儒学内涵;河上镇小结合百年校史与龙马灯课程,融入儒学礼仪教育;楼塔镇小以“细十番民乐” 非遗课程,传递儒学“礼乐教化”思想;岩山小学将绍剧忠孝题材、书法“字如其人”文化,对接孔子学堂“做好人、读好书”宗旨;大同小学以中草药课程,渗透儒学“修身养性”“济世利民”理念,各校均为儒学传承与孔子学堂建设积累了特色实践。
区文化创意发展中心副主任胡敏华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与实践,为孔子学堂建设提出建议。要让儒学走进孩子心里,文明融入日常行为,契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及区大思政教育、假期大课堂工作。可结合儒学学会师资,解决村社活动缺老师问题,对接乡村学校少年宫。课程需“接地气、有意思”,摒弃单纯讲座,设计动手参与和分享类活动,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将儒学内化为孩子的文明素养,让儒学文化活起来。
楼塔、河上、戴村三镇宣传委员结合党委政府职能提出,将以教育指导中心为纽带,整合多方资源推广孔子学堂课程。依托各学校深厚的文化基础与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送课程、组建理论宣讲团,结合孔子学堂架构实现资源导入;联动线上非遗平台、书法协会,活化文创与教学,借力孔子学堂平台践行实践。强调孔子学堂需突破物理空间限制,整合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礼堂等阵地,打造资源整合、多方共赢的宣传平台。同时,所有活动需坚守意识形态正确导向,培育正能量,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助力文化教育与意识形态工作协同推进。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为南片教育孔子学堂建设指明了方向,更搭建了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交流平台。下一步,南片教育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把儒学经典教育融入特色课程体系,推动非遗育人与儒学传承深度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沃土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萧山美好教育贡献更多南片力量。